河南省500多家房产企业黯然退市
河南省500多家房产企业黯然退市2007年度,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增800多家,注销500多家。2008年10月10日,省建设厅公布了2007年度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动态考核结果,全省共有4000家企业通过了资质考核。虽然是例行考核,但在全国房市动荡、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,这一数字不免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。
2007年度,全省注销房企500多家
2006年8月15日,河南开祥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十二里屯村村委会签订《关于十二里屯村改造的补充协议》,十二里屯村的拆迁改造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。然后,河南开祥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控股公司——河南开祥天城绿源置业有限公司,专门运作这个项目。但由于种种原因,该项目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动工。由于长达两年没有动工,按照规定,绿源公司只能注销。(据开祥置业方面介绍,绿源公司是他们的控股子公司,公司注销不影响十二里屯村的改造工作。
虽然郑州华亿置业有限公司网站还存在,但该公司已经注销。据网站介绍,崔玉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,对城市充满了感情。改革开放之初,他凭借筹措来的万元资金踏上了艰苦的创业之路,先后承建建筑工程20多万平方米。2000年,崔玉安注册成立郑州华亿置业有限公司,投资1.5亿元开发建设城东路上的“世纪之星·城市花园”。后来,他们又注册了河南华亿置业有限公司,但公司已经在省工商局申请注销。业内人士表示,注销的原因是公司资金链断裂,无力维持下去。
像这样被注销的公司还有很多,思达置业有两家子公司金谷不动产和圣大置业就已被注销。建设厅开发处负责人介绍,2007年,全省注销的企业有500多家,新增加企业800多家,“变动比较大。这很正常,每年都会有新面孔面世,有老的企业退出”。
这几年,郑州房企数目基本没变
自2004年开始,从郑州房地产市场退出的企业逐年增多:2004年是60家,2005年是89家,2006年是110家,2007年是135家。
郑州市房管局开发办主任高建政介绍,截至2007年年底,郑州市共有房产开发企业938家,其中一级企业9家,另有9家企业因有遗留问题多年未参加考核。参加此次考核的企业896家,未参加的42家。考核后,合格企业860家,限期整改尚未通过的21家,不合格的15家,考核前就已注销的57家。“我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形势总体上说还是比较好的,开发业绩较上一年度有很大提高,所开发的项目工程质量合格率比较高,”高建政表示,“当然,也有部分企业存在问题,如个别公司人员变动比较大,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较低。”
虽然每年有大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竞争中死亡,但有趣的是,郑州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数目几乎没有改变,因为每年总有不少的新面孔出现。如郑州市2004年新进入102家,2005年新进入112家,2007年新进入133家。
严格一点,会有更多企业不及格
本来按照省建设厅的安排,2007年的资质考核从今年1月开始到3月就结束了,按惯例应该在6月份以前公布。
“大多数企业都按时交了材料,但也有少部分企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迟迟不能完成初步审核,所以耽误了时间。实际上,到省建设厅公布2007年审核名单后,又有很多企业注销了,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”省建设厅开发处负责人介绍。
郑州市房管局开发办主任高建政介绍,如果有关部门采取强硬措施,将一些企业均纳入整顿之列,就有更多的郑州房地产开发企业不能换发资质证书。如没有按批准的资质等级承揽相应开发业务的、超越资质等级从事房地产开发经营的、企业连续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。
登录河南省工商局的网站,搜索后发现在河南省工商局的网站上登记的,2007年度在此次资质审核结束之前已经注销和吊销的房地产企业有将近30家,在这些注销的企业中,部分房地产公司只开发了一两个楼盘就消失了,像河南万辉置业有限公司、河南天方置业有限公司。而有的房地产企业成立后至今都没有开发过什么楼盘,在网上也查询不到相关的信息,像河南瀚邦置业有限公司等。
省房产业商会秘书长赵进京说:“2007年,郑州市100多家房地产企业拿到地的也就50多家,也就是说有1/2的公司都‘消失’了,今年有地的公司就更少了,房地产企业本身就是大浪淘沙,很正常。”
有人把2008年称为“房地产关键年”,这意味着,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,2008年将是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,中国楼市将进入新的整合时期。那么,现有的房企中有多少能够挺过严冬迎来春天? cxun0.net 房价能再跌跌才好 跌到什么程度你满意呢
呵呵
赔钱的事很少呀
页:
[1]